目录

为什么优秀的开源项目都选择了 PostgreSQL?配合FastAPI就是王炸

https://www.ffeeii.com/ffeeii.com/2025/10/postgresql.jpg

最近在几个AI项目中深度使用了 PostgreSQL 18,不说,这确实是我用过最"懂开发者"的数据库。从简单的CRUD到复杂的向量检索,PG 都能优雅应对,难怪这么多明星项目都选择了它。

看看大佬们都在用什么

Supabase 第一时间就跟进了 PG 18,N8N 的底层也是 PostgreSQL。让我意外的是,这么多我日常在用的开源项目都在用 PG,dify.ai,NocoBase:

  • GitLab: DevOps 全家的核心数据库
  • Discourse: 现代论坛系统,官方只支持 PG
  • Mastodon: 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的主库
  • Sentry: 错误追踪平台的服务端存储
  • Hasura: 直接把 PG 变 GraphQL API
  • Dify: 企业级 AI 平台,默认就用 PG
  • Matrix: 开源IM服务器,生产推荐 PG

还有 Odoo、Zulip、Metabase、Airbyte… 这个名单长得能写满一屏。作为技术选型的重要参考,跟着这些经过实战检验的项目走,准没错。

PG 的"瑞士军刀"进化史

我习惯把 PG 比作数据库里的"瑞士军刀"——从1986年伯克利实验室诞生开始,它就坚持一个理念:既要功能强大,又要用得顺手

  • 1986年:Postgres 项目启动,目标是打造"比 Ingres 更未来的"数据库
  • 1996年:加入 SQL 支持,改名 PostgreSQL,开始走群众路线
  • 2000s至今:可扩展哲学深入人心——你要 JSON?给!要向量检索?装个扩展就行!要并行查询?安排!

这种设计理念让 PG 不只是个"存数据的盒子",而是能真正"理解数据"的智能平台。

MySQL 很好,但…

先说结论:MySQL 依然是很优秀的数据库,特别适合轻量级应用和简单业务场景。

但在AI时代,当我们面临:

  • 海量半结构化数据(JSON文档)
  • 实时向量检索(RAG应用)
  • 复杂分析报表
  • 高并发事务处理

时,PG 的底层优势就显现出来了。这不是谁好谁坏的问题,而是选择合适的工具做合适的事

PG 18:我用下来的真实体验

最近在几个AI项目中用了 PG 18,这几个特性让我印象深刻:

  1. JSONB + 向量检索黄金组合:存文档元数据 + 做向量搜索,一个库搞定
  2. 并行查询真香:复杂报表跑起来比之前快了不少
  3. 扩展生态成熟:pgvector、Timescale 这些扩展用起来很稳
  4. 运维体验提升:监控诊断视图更丰富了,排查问题更轻松

最让我惊喜的是和 FastAPI 的配合——异步连接池 + 原生异步支持,写出来的代码既简洁又高效。

实战建议:什么场景该选 PG?

从我这些项目的经验来看,如果你在做:

  • AI应用:向量检索 + 结构化数据混合查询
  • 复杂业务系统:JSON文档 + 事务一致性要求高
  • 实时分析:窗口函数 + 并行查询需求多
  • 微服务架构:需要跨库查询和数据联邦

那么 PG 18 绝对是你的首选。它就像那个什么都会的全能型队友,让你能更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是数据库调优。

写在最后

技术选型没有银弹,但 PG 确实是我近年来用过最惊喜的数据库。它的强大不在于有多少炫酷功能,而在于每个功能都设计得恰到好处,用起来特别顺手。

如果你还没尝试过 PG,我强烈建议你在下一个项目中给它一个机会——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,用了就回不去了。我的一个朋友用 PG 做底层量化,目前效果刚刚的。

强烈推荐FastAPI + PostgreSQL的王炸组合。